3月26日,站在济南市第二殡仪馆门前的刘付昌一筹莫展——女儿的遗体在这家殡仪馆已存放了五年时间,为了能将女儿带回聊城老家安葬,这一年来,他奔波于殡仪馆和公安局之间,可至今依然看不到希望,“现在想处理女儿的遗体,需要缴纳近四十万元的遗体保存费。”
2020年1月初,因感情纠纷,刘付昌的女儿刘芸(化名)在济南被其前男友杀害,被害时年仅25岁。此后,案件历经一审二审,这期间,遗体一直存放在殡仪馆里,直到2024年1月, 凶手被执行死刑后,刘付昌打算让女儿入土为安,却被告知遗体保存费高达数十万元。
为了让女儿尽早入土为安,这一年来刘付昌夫妇多次从老家聊城赶往济南。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
“之前一直以为案子还没结,办案还需要遗体,就没想火化的事。”刘付昌说,当初女儿遇害后,警方通知殡仪馆直接运走了遗体,由法医对死因进行了鉴定,在这之后警方没有通知他们火化遗体,他们也一直以为不能火化遗体。 “如果警方通知我们处理遗体我们不处理,那费用肯定我们出,可是警方都没通知。”刘付昌说,目前殡仪馆除了要收取巨额遗体存放费用,还需要警方出具的死亡证明或者是殡葬证,才能把遗体交还给家属。
展开剩余65%刘付昌与殡仪馆签署的《非正常死亡尸体存放协议书》。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
记者了解到,类似事件并非孤例。在山东另一地,被害者家属也遇到了相同的困境,为了处理刑案中被害家人的遗体,他们也面临十五万元的遗体保存费用。
济南市第二殡仪馆大厅里收费项目的公示显示,遗体冷藏分为三种收费标准。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
殡仪馆提供的收费清单显示,目前需要缴纳的总费用达到38万余元。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
某地一位一线民警告诉记者,类似事情实际执行起来确有难处,警方担心凶手翻供,在案件未彻底结束前,一般会要求保留尸体证据。
目前, 这类牵涉刑事的非正常死亡案件中,被害人的遗体保存费用究竟由谁来承担,亟待进一步明确。
3月31日,刘付昌告诉记者,他得到济南当地公安部门通知, 公安部门已协调当地民政部门,减免一部分遗体保存费用。
4月2日,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信访处民警告诉记者,警方对受害者家属给予人道主义协助, 已向民政部门申请停尸费减免,费用从38万元减至12万元。他强调,费用问题并非警方管辖范围。
不过刘付昌说,减免后所需缴纳的费用也十分庞大,这笔费用究竟该由谁来承担,目前依然没有定论。
来源:新京报(记者 韩福涛)、观察者网、大河报
编辑:韩冬、乐丹娜
校对:陈泽佳
关注新快报
●关注民生,消费维权,力推公益,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;深读城市,守护家园,为留住乡愁奔走疾呼,为传承文脉献策建言,以专业调查探求真相,以舆论监督促进法制完善;深入田间地头,为乡村振兴奔波不息;深耕文化,专注文艺,助力文化强省建设……
发布于:广东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